袁壽其:助力智慧農業 建議農業裝備納入雙前列學科
文章來源: 上傳時間:2017-08-03 瀏覽次數:
新一輪的科技**和產業變革,正在讓**加快產業結構調整,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。積極布局智能工廠、推進智能生產,作為農業大國,**用7%的世界耕地養活著22%的世界人口,農業處于基礎性地位,是**重中之重,在當今全球大勢下,智慧農業迫在眉睫。
袁壽其**做客鳳凰網接受采訪
在“**制造2025”戰略規劃**家將農業機械裝備與新一代信息技術、航空航天裝備等,一起列入重點發展**領域。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,離不開農業機械化、**農業機械發展,而農機設備發展的基礎在于人才,學科建設堪當其重。“我建議將農業裝備學科列入**雙前列建設的行列”,近日,第十二屆**人大**、江蘇大學黨委**袁壽其做客鳳凰網,他提出,當前我國農業裝備學科盡管有所突破,但與發達**相比依然差距不小,農業機械人才十分缺乏。
3月5日,********作**工作報告時,將“推進世界前列大學和前列學科建設”列入2017年的教育工作要點。袁壽其**能夠希望借此契機,推動農業裝備學科建設,培育高精尖人才,增強農業裝備技術,跟上“**智造025”快車,助力我國智慧農業發展。
以下為訪談實錄:
袁壽其:鳳凰網的網友大家好,我是江蘇大學的袁壽其。
鳳凰網:袁校長您好,歡迎做客鳳凰網。我們知道,經過黃金十年的發展,我國農業機械工業總產值、利潤總額等指標連續多年增幅都在20%以上,拖拉機等一些設備的產量也是位居世界***,但我國農業機械裝備還存在弱、散、小的弊端,與發達**農業機械巨頭相比,我國農業裝備學科現狀是怎么樣的,我們有哪些優勢,又有怎么樣的劣勢?
袁壽其:應該說我國的農業機械近年來發展也很快,我們在學科團隊、科研實力、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成績。但是,在創新、**人才培養,以及創新技術方面,我們跟世界發達**相比,差距還是比較明顯。
比如**近5年來,與美國普渡大學的農業裝備學科相比,我國農業裝備學科排名**的高校,人均SCI**數只有對方的1/4左右,人均科研經費大約只有對方的1/12左右。農業裝備排名前20的高校學科,基本都在歐美日,我國高校學科在這方面還有明顯差距。
當下,我們在農業機械裝備方面的人才缺口人才還很大,據相關資料統計,到2020年,我國農機裝備人才缺口將達到16。9萬人,到2025年人口缺口可能高達44萬人。
今年**,我帶的建議是將農業裝備學科列入**雙前列建設的行列。為什么有這個想法呢?大家都知道的,我國是農業大國,要用占世界7%的耕地面積養活占世界22%的人口,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確實是基礎性、戰略性的地位。****曾經多次說過,沒有農村的小康,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,就不可能***建成小康社會。
而農村、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和**之一,就是農業機械化。在我國“制造2025”戰略中,農業機械裝備與航空航天、信息技術等,一起位列需要加強的**領域,在這樣的前提下,我今年特別建議,希望能夠把農業機械裝備學科,列入**“雙前列”建設當中,給予特別重視,這樣既體現了**的需求、**的戰略,又是我們兩個“百年夢”關鍵的舉措之一。
鳳凰網:在三農問題中,農業機械是非常重要的一環,當下“智慧農業”正被提倡,您是如何理解“智慧農業”的?您覺得農業機械裝備如何能更好的促進農業發展?
袁壽其:我認為你提的非常對,現在的農業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業,除了過去說的機械化,還要智能化,也就是智慧農業。今后的發展趨勢來看,農民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,而是有知識,有技術的新一代農民。
所以我覺得,作為“**制造2025”的重點領域,農業機械裝備這塊將來要大力發展智慧農業,大力發展智能化的農業裝備,來適應農業現代化的要求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夠盡快趕上歐美發達**的農業現代化,更有機會在某些領域取得一定的突破。
鳳凰網:就您剛才所言,我國的國情、自然地理狀況都有自己特點,怎樣才能讓農業裝備學科、農業機械裝備,更加適合**國情?
袁壽其:**的確是地大物博,南北東西國情差距很大,不同的地方需要不同的農業機械和農業裝備。北方是大片土地,南方可能就是大片丘陵或山區,需要的農業裝備差距很大甚至完全不同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需要發展各式各樣、多種形式的智慧農業裝備,來適應不同的地方的需求。
這要求農業裝備學科領域還是要比較寬泛,不但要涉及機械方面,還要涉及材料、智能化、信息技術、制造等,有了比較寬的學科面,才能培養出綜合素質比較高的技術人才。我想農業裝備的要求,在某些方面甚至可能比一般的工業機器人或工業裝備要求還要高,因為后者可以實現標準化、流水線的生產,但農田的情況是千差萬別的,所以對智能農業裝備的要求比工業機械還要高,這些要求讓農業裝備的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鳳凰網:這也對農業學科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就您所知,目前國內農業裝備學科現狀如何?
袁壽其:我國農業裝備學科在國內有一個變化過程,上個世紀50、60年代,**非常重視,因為**是農業大國,專門成立了一批農業機械**,比如說當時的鎮江農業機械**、北京農業機械**等,隨著社會發展,學科不斷調整拓寬,**也在發展擴大,這些**紛紛從型大學轉變成了***的綜合性大學,例如江蘇大學的前身就是鎮江農業機械**。
據我所知,目前**涉及農業機械學科的**大概有30多所,應該說跟過去比還是減少了,學科調整以后沒有專門的農業機械這個學科了,它變成了機械方面的小領域,或者是農業機械工程中的一個二級學科,學生數量減少了,培養的人才已不能滿足相關行業和**的需求。很多大企業跟我們反映,他們想要農業機械的學生,卻找不到。社會的需求其實還在增長,所以我呼吁,相關高校要加快農業裝備學科的建設。
從就業來看,我認為農業裝備學科目前還是非常之好的,很多***的企業都急需這方面的人才。
鳳凰網:江蘇大學在農業裝備學科方面,有哪些優勢和特點?
袁壽其:我們的前身是鎮江農業機械**,曾培養了我國***批農業機械本科生、碩士生和***位農業機械學科博士,應該說,在歷史上起過重要的作用。目前**農業機械**企業中,大概有1/3的骨干人才是我們培養的。我們**是以工科為主的,到目前為止,我們發展了比較大的農業裝備學科群,涉及到農業機械、農業設施、農業裝備、節水灌溉、農產品加工,以及農*動力、農機材料、農機制造等,這樣一個大的學科群,我們叫做“工中有農,以工治農”。
這些學科群都是圍繞著農業裝備來展開的,應該說學科特色確確實實是非常明顯。應該說,**這么多高校里面,涉及這么大一個農業裝備學科群只有我們,所以說我們學科應該來說**學科特色還是比較明顯的,而且符合**的需要。
鳳凰網:在培養農業裝備人才方面,袁校長是否可以分享一些江蘇大學的經驗?
袁壽其:我們非常重視農業裝備類人才培養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創新創業,經過不斷探索,取得了很好的成效。例如我們開設課程,讓學生設立專門的創新創業課題訓練,近年來在**大學生挑戰杯上連續六屆獲得了優勝杯。
再比如,我們專門成立了農業裝備協作創新中心、創新創業**,在**發起大學生智能農業裝備競賽,得到了很好的響應,這些對于培養農業裝備類學生的創新精神、創新能力,包括工作能力,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
鳳凰網:任何學科都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,對于農業學科來說,是不是我們的學生也要走到田間地頭,才能真正了解農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裝備?
袁壽其:是的,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。當下社會普遍認為大學生實踐能力缺乏,所以我一直建議大學培養的學生,動手能力一定要進一步加強,例如學習裝備類的學生,一定要到企業去參與農業裝備的制造過程,到田間去看農業裝備的使用條件,有了這些感性認識和實踐經驗,將來才能夠創新性的改進農業裝備的性能和結構,來適應現代農業裝備的需要。
作為原隸屬于機械工業部的院校,我們與整個機械行業特別是農業機械行業有著非常好的聯系,建立了眾多**的產學研人才培養基地,使我們的學生能夠在得到直接的訓練培訓。
作為高校,我們一定要抓住契機,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,培養**真正需要的農機裝備人才,加強我國農機裝備科研創新,在智能化、現代化方面,創造出適應我國需要的新一代農機裝備。